发布时间:2025-07-22 热度:
需要明确的是:车牌租赁本身违反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,属于违法行为,不存在 “正规” 的车牌租赁中介公司。任何声称 “合法合规”“安全可靠” 的车牌租赁中介,本质上都是在规避政策、钻法律空子,其操作流程和服务承诺均不受法律保护,反而可能存在多重陷阱。以下车贝管家京牌小编 ( wangyanan521hai)从风险警示角度,揭露所谓 “车牌租赁中介” 的常见问题,帮助避免财产损失:
一、警惕 “正规中介” 的虚假包装:常见陷阱解析
资质造假:无实际经营资质
多数车牌租赁中介未在工商部门登记 “车牌租赁” 相关经营范围(该业务本身无法合法登记),常以 “汽车服务”“商务咨询” 等名义注册,实际超范围经营。部分中介甚至是无固定办公地址的 “皮包公司”,收取费用后失联。
1. 典型案例:2024 年朝阳警方查处的 “京牌通” 中介,以 “国企背景” 为噱头,骗取 127 名承租人共计 890 万元后跑路,涉案人员无一人具备合法经营资质。
风险隐瞒:夸大保障,隐瞒核心隐患
中介常宣称 “签订正规合同”“车管所备案”“全程律师见证”,但实际:
1. 合同因违反政策被法院认定无效(如 2023 年海淀法院判决的多起案例);
2. 所谓 “备案” 仅为车辆抵押登记,无法对抗法院查封或指标所有人的债务纠纷;
3. “律师见证” 仅能证明签约过程,不能赋予合同法律效力,律师也会在见证文件中注明 “风险自担”。
套路收费:层层加价与隐性成本
1. 初期以 “低价引流”(如 “一年 1.5 万”)吸引客户,签约时额外收取 “风控费”“押金”“违约金” 等,实际成本远超承诺;
2. 续租时恶意抬价,若不接受则以 “指标收回” 威胁,逼迫承租人支付高额费用。
信息造假:指标来源不明,暗藏债务风险
中介声称 “筛选优质指标人(无负债、无纠纷)”,但实际可能对接:
1. 有失信记录、债务纠纷的个人,其指标名下车辆易被法院查封;
2. “壳公司” 指标(通过注册空壳公司获取的公户指标),若公司存在税务异常或隐性债务,收购 / 租赁后需承接全部责任。
二、正确导向:放弃租赁,选择合法途径
任何形式的车牌租赁均无 “正规性” 可言,其风险远大于所谓 “便利”。合法获取京牌的途径包括:
1.
参与官方摇号 / 轮候:个人或家庭满足社保、个税等条件后,通过 “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” 申请,虽中签率低,但完全合规。
2.
新能源指标优先:个人新能源指标轮候周期相对明确(家庭申请可通过积分加速),且新能源车不受尾号限行限制,实用性较强。
3.
司法拍卖:关注法院公开拍卖的涉案京牌车辆(需自身具备购车指标),通过正规司法程序竞拍,车辆及牌照归属清晰。
4.
企业指标:注册或收购符合条件的企业(近三年累计纳税 5 万元以上可申请指标),需通过专业机构尽调企业财务、税务情况,避免隐性债务。
总结
所谓 “正规车牌租赁中介” 是伪命题,其存在的核心目的是利用指标稀缺性赚取非法利润,而承租人的权益从一开始就处于 “法律真空” 状态。与其纠结 “如何选择中介”,不如彻底放弃租赁想法,通过官方渠道逐步获取指标。若因短期出行需求,可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(部分车型支持换电,解决续航焦虑)、网约车或公共交通,既合规又能避免财产和法律风险。
希望每位车主都能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,顺利解决出行难题。如果实在解决不了百度搜索《车贝管家》